中新網金華5月28日電(記者 童靜宜 實習生 李婷婷)“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提起時代歌手施光南,人們耳邊自然會響起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旋律,《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用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施光南締造出了一個如美酒般散髮恆久醇香的音樂世界,深刻而雋永。
  28日上午,施光南夫人洪如丁將施光南的1000多首作曲手稿、及伴隨其整個音樂生涯的鋼琴和一些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捐贈給他的故鄉——浙江金華。此外,雙方還將在適當時候遷回施光南的骨灰,並修繕其故居、建設紀念館。
  施光南的歌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施光南,出生於一個與音樂絕緣的家庭,系政治活動家施復亮之子。
  自小,他就表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一場小學生音樂比賽中,施光南另闢蹊徑,自編成歌:“春天到了,桃花開開,小鳥飛飛,黃鴛在樹上叫。它們快活,我也快活,我們大家都快活。”令人贊嘆的創作靈感,讓他開始一鳴驚人。
  初中畢業,施光南執意要考音樂學院附中,父母花高價買下了一臺舊鋼琴,從此,他攀登音樂殿堂的徵程,便在這些黑白分明的琴鍵上徐徐展開。
  之後在天津,他與妻子洪如丁開始相知相戀,並結成伴侶。而妻子對施光南的第一印象則是“一個瘦瘦高高,戴著眼鏡,挺書生氣的一個人,而這個人談到音樂總有著說不完的話。”
  洪如丁說,就連他們約會,施光南都是沒有一次是不遲到的。“因為他創作歌曲常常會忘了時間”。而兩人平時去劇場看演出時,施光南若突發靈感,也會急匆匆的拿出筆在演出票上勾勾畫畫,回到家就直奔鋼琴開始創作。
  所以,在洪如丁眼裡,施光南是一個對音樂有著近乎痴迷狀態的人。
  她說,施光南經常會在家裡無償教愛好音樂的學生,從白天到晚上,他總是不知疲倦。洪如丁笑言:“久而久之,家裡的保姆都會唱那些歌了,還能分辨學生們唱得好與壞。”
  就是這樣一個全部時間盛滿音樂的人,他的歌曲影響了一代中國人,並造就了許多著名的歌唱家:關牧村、殷秀梅、佟鐵鑫、彭麗媛……一段段抒發人民心聲的旋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時代贊歌,也陶醉了億萬中國人民。
  1990年4月,暮春的北京,雨疏風斜,施光南在準備大型歌劇《屈原》時突發腦溢血,倒在了他最心愛的鋼琴上。
  施光南的金華印記
  雖出生於重慶,但鮮為人知的是,施光南的故鄉是在金華金東區源東鄉東葉村。
  1948年下半年,父親帶著施光南迴到老家東葉村讀小學。在這裡,施光南度過了半年光陰,卻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為紀念施光南,金華建有金東區施光南音樂廣場和施光南音樂廳。
  如今,東葉村裡房屋牆上掛著的施光南歌曲宣傳畫、保存完好的施復亮、施光南故居、以及老少村民不時哼上的幾句曲調,都彰顯著這裡濃厚的“施光南記憶”。而這,也成了洪如丁捐贈作曲手稿及鋼琴的初衷。
  洪如丁說,十年前他來到施光南故居時還是踩著泥濘的小路上山,但現在已經是寬敞的柏油馬路。她瞭解到,這是村民自己集資修建的,對此很是感慨。“金華的人民對施光南很有感情,他們沒有忘記他。”
  因此,洪如丁決定要讓施光南的精神作為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並讓這些音樂繼續增添歡樂與激情。
  另據金東區委書記鄭餘良介紹,金華將繼續修繕施光南的故居,並會在適當時候遷回施光南骨灰,建設施光南紀念館。(完)  (原標題: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千篇手稿捐贈故鄉 曾影響一代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36jrgfq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